(十九大精神进企业)胡环中:文化的力量将势不可挡
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(邢贺扬)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,“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经营机制,完善文化经济政策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。”
2017年底,上海出台《关于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)抓住时机,相继与文化艺术机构合作,聚集文化艺术资源,共同搭建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平台。
目前,面对“引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的双向需求,如何打通海内外文化艺术沟通渠道,成为上海自贸区长期规划内的重中之重。近日,新华网“十九大精神进企业”报道组走进上海自贸区,对话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。他认为,进入新时代,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,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。通过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让全民参与进来,共同学习提升,共同推广创新,文化的力量将势不可挡。
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
新华网:回顾2017年,上海自贸区有哪些骄人的成绩?
胡环中:作为中国首家挂牌的自贸区,上海自贸区的文化贸易近年来迅速增长,成为中国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,为文化类企业运作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和市场空间。
截至2017年,区内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(上海)入驻企业超过500家,涵盖从高科技文化装备、文化艺术品,到动漫、游戏等各种业态。2017年度,文化贸易额超过350亿元人民币,其中艺术品进出口额达60亿元人民币。
上海自贸区充分利用独特的海关监管优势,连接国际、国内两个市场,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、引进来。未来,还将依托中国丰富的文物“IP资源”,整合区内国际资源和国际渠道,为中国传统文化“走出去”铺路。
新华网:据了解,2018年1月,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国家画院达成战略合作,将在学术平台建设、品牌项目打造、专业通道服务、版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。上海自贸区在文化产业上还将有哪些布局?
胡环中:上海自贸区未来将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,成为海内外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,以及全球文化艺术品的集散地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,上海自贸区背靠中国,面向全球,吸引了很多关注。未来,我们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服务上,为整个产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配套、设施、资源、开发等,将上海自贸区变成产业资源的集散平台,提供涵盖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,让文化艺术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,鼓励各界的力量参与进来,融合跨界,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繁荣发展。
2018年1月26日,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与中国国家画院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。
2018年,计划在上海自贸区文化贸易领域积极探索新路径、寻求新发展、开创新模式。在丰富的产业运作经验和已经较为成熟的产业服务基础上,一方面创新发展新的业务模式,培育产业新业态,并着力构建上海自贸区文化艺术全产业链服务体系。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的试验田,需要文化产业创新创意的支撑,也需要注入中国优秀的文化基因。
文化艺术品交易作为全球产业的热点,交易中心也正走出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道路。依托上海自贸区平台优势,发挥艺术品产业在传承历史文化和推动业态创新中的带动作用,形成上海艺术品产业整体优势,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。
为了给文化艺术品交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,投资逾10亿元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,其建筑体量达到6.83万平方米,将成为全球面积最大、设施先进、服务专业的艺术品综合服务体。
此外,我们还将继续举办高品质文化艺术展览活动,如“上海对话”高峰论坛、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等,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区文化软实力、产业学术性和文化艺术品交易量,集聚全球优质资源。
2017年8月19日,胡环中在第四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上做《文化自贸区连接中国与国际艺术市场》主题演讲。
新华网:提到“文化软实力”,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“大力发展教育、科学、文化事业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继承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。”您认为,应该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?
胡环中:目前,中国文化产业“全球化”进程提速加快,已从传统的“引进来”转向“引进来与走出去”双向并举、齐头并进的格局,从“开发利用本国文化资源”到“购买全球文化产品”,再到“开发全球文化资源”发展。文化贸易促进民心相通,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逐渐形成网络,各个板块联动发展。
现在,国内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的优势,也是文化艺术产业持久发展的核心力量。中国艺术品市场近10余年来蓬勃发展,已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广阔而富有前景的中国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艺术资源。
进入新时代,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,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。与此同时,伴随中国国力的增强,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,各类富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也不断走向广阔的全球市场,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。
作为文化产业的运营者,我希望在文化相关政策上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,比如:对于文化贸易方面进一步开放,促进贸易便利化程度提升;对于文化“走出去”给予一定的补贴;对于文化产业的功能创新拓展、活动举办予以大力支持。
此外,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也离不开硬件服务设施,如展示场所、交易场所、演艺场所、仓储设施等,可以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,让文化的发展有坚实的后盾,并为百姓文化生活提供优质场地。通过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让全民参与进来,共同学习提升,共同推广创新,文化的力量将势不可挡。